杏彩体育入口-绿军队防守严密不漏,守住场上优势
姚玉舟到宣州区和市防办检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6月22日上午,市委书记姚玉舟深入到宣州区双桥联圩和孙埠镇检查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副市长张黎勇陪同。
这次“6·20”强降雨导致宣州区双桥联圩老街段圩堤出现较大面积塌方,情况危险。姚玉舟一行来到险情险段处置现场,实地了解圩堤除险加固情况,就开辟抢险物资通道、充实抢险力量提出明确要求。姚玉舟指出,目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对出现的险情要抓紧科学组织抢修施工,多渠道运送抢险物资。要备足土方等抢险材料,在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段提前堆放。要及时上报险情,统筹调度应急抢险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巡堤查险工作,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分段包干、落实责任,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快速处理险情。随后,姚玉舟一行来到孙埠镇刘村村移村组,查看“6·20”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的水冲沙压农田以及养殖、道路、水利设施等损失灾情,得知此次山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姚玉舟给予了肯定,要求当地干部抓好水毁设施的修复工作,抓紧灾后重建,同时继续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在检查中,姚玉舟指出,当前,既要加大对险情险段等“点”上的抢险救灾,又要在“面”上建立起高效的指挥应急系统和运行系统,统筹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以及受灾点的清淤、清扫、灭菌等工作,及时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加强信息上报,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
22日中午,姚玉舟到市防办了解水情雨情变化情况,要求进一步加强气象预报的分析研判,增强预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市防汛指挥部要加强对县市区的督查指导,准确掌握情况,对危险区域、重点地段的险情排查工作要再部署、再落实。县市区要加强领导力量,及时组织抢险队伍奔赴危险地段进行除险加固,要确保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民政部门要全力做好救灾工作,及时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灾情严重地区。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对于迟报、瞒报等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韩军到郎溪宣州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工作
6月22日,市长韩军冒着大雨前往市气象局会商雨情,随后前往郎溪县和宣州区等地,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副市长张黎勇在郎溪县一同检查。市直相关部门和郎溪县、宣州区主要负责人等陪同。
韩军首先来到市气象局,听取未来一周天气形势的分析,要求进一步加大预测预报预警力度,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强降雨导致郎溪县老郎川河水位迅速上涨。韩军来到老郎川河城区段,仔细察看水位,要求进一步加大巡防力度,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建平镇西郊村成立了防汛巡逻队,24小时在河堤上开展巡逻。韩军与正在巡逻的队员们亲切交谈,叮嘱他们务必注意自身安全。该村老窑头处发生管涌,当地迅速组织人员力量开展抢险,韩军在听取抢险情况的汇报后,要求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尽快消除险情。在此次防汛抢险中,新发镇庄沿村所有干部全部上堤巡查,韩军来到村委会和管涌抢险处,了解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组织群众参与防汛抢险。飞鲤镇跃进圩南大堤处发现管涌,韩军来到现场,与水利专家进行会商,要求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隐患彻底排除。
在宣州区,韩军首先来到南漪湖马山埠闸。此时闸口正在以运行以来最大出库水量进行分洪。韩军要求水务部门抓住长江水位偏低的良好机遇,全力分洪,进一步降低南漪湖区域内水位。双桥联圩双桥社区处河堤突然垮塌,当地紧急组织突击队和武警、消防官兵开展抢险。韩军向战斗在一线的抢险队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希望他们在防汛抢险中继续发挥突击队作用。宛溪河水位上涨导致市区九州小区处河堤受损,韩军来到受损河道,察看受损情况,要求宣州区及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修复受损河堤。通过注浆、夯实、覆盖塑料薄膜等手段,敬亭圩河堤上的裂缝得以及时处置。韩军要求加快启动剩余河堤的除险加固工程,确保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检查中,韩军指出,当前我市已经进入防汛抢险攻坚期,根据预报,未来几天,还将出现新一轮的强降雨,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各地各部门,一要严明纪律。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和值班值守等制度,确保随时待岗待命。对工作不力、瞒报漏报以至出现问题的,要严肃问责。二要加强巡查。对水库、堤坝、险工险段等,要采取24小时巡查等盯防措施,进行不间断监测,确保出现险情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三要强化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员力量组织、物资准备、应急保障等工作。
各乡镇全力以赴抢险救灾
6月19日至20日,宣城市普降大到暴雨,暴雨给全市各地造成一定的灾情,面对灾情,全市各乡镇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开展了强降雨防范和防汛抗灾工作。
19日晚,郎溪县及其上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导致该县毕桥镇万亩大圩团结圩南河、北河水位陡涨,造成全线漫堤。面对灾情,毕桥镇村干部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十井村十房村民组有102户,410人被困水中,镇村党员干部带头下水将村民一个一个扶上船,运送到安全地带,至20日晚9点,十房村民组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同时,灯塔村的陶桥、李家湾等村民组被困群众也被安全转移。截至笔者发稿时起,该镇转移灾民4558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19日,郎溪县涛城镇立即启动防汛减灾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受灾点。在受灾点,干部职工以及当地群众共同努力,通过人工、挖土机打桩,填充沙袋来修补毁坏路道,加强巩固,保证上游泄洪时不造成二次垮塌。目前,全体干部分组在受灾点的各重点位置通宵值守,确保第一时间掌控险情。
为确保在此次大暴雨天气中安全度汛,旌德镇蔡家桥镇在第一时间开展了隐患排查,组织安排各村对辖区内的水库、河道、重点山塘、地质灾害点进行了集中摸排,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同时,加强预警监测,做好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准备。该镇还储备编织袋10000条、救生衣60套、雨具60套、电筒40把、铁锹40把,并及时将部分物资发放到村,督促各村强化防汛应急准备。
面对强降雨天气,宣州区古泉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镇党政领导深入防汛一线,带队巡查辖区各处汛情,对重点汛情现场指挥、及时处置。 20日下午,该镇全体男干部兵分两路,分别奔赴荀竹村、邵村重点汛情现场。荀竹村冯扎组一处水位上涨,有群众被困家中,该镇干部联合消防部队官兵,急速制定解救方案,第一时间将被困群众救出,转移至安全地区。邵村自新圩处有漫堤危险,该镇干部冒雨施工,加高圩梗高度,守住圩梗防线。
20日凌晨2时至次日上午12时,宁国汪溪街道普降大暴雨,姚高、古林、殷白三村内涝和山洪灾害严重。面对灾情,该镇周密部署及时进行抗灾自救。街道全体干部及村两委成员全部深入到各村组,对道路、河堤、大塘、水库、渡口、地质灾害点、危房、种养殖场等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并及时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财产转移等工作。组织干部群众清除高姚路路面山洪冲下的石块,在各塌方及险工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同时,组织人员再次对进水房屋或养殖大棚进行摸排,及时安全转移5人,安全转移殷白王村村民2000多羽肉鸭。
抢险救灾:党员干部冲在前……
6月19日至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郎溪县,导致该县受灾群众22200余人,农作物受灾14513亩。
眼下,抗洪抢险任务繁重,救灾抗灾刻不容缓,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使党性在危难时刻得以彰显。
党员突击队:堵管涌护河堤
“6.20”暴雨,让郎溪县新发镇河水骤增,20日当天,郎川河新发镇庄沿村朱村组段的河水更是暴涨到警戒水位以上:岸堤出现管涌,低洼处积水严重,部分居民家中出现停电状况……
灾情告急,告急!
“马上组织党员突击队赶赴现场!”得知堤岸出现管涌情况的该村村书记夏士龙第一时间下达命令!险情就是命令,由村里21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击队,在20分钟就迅速完成集合,统一前往事故发生地。
何为管涌?该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徐运向记者解释,管涌就是在渗流作用下,土地中的颗粒发生移动,并被水流带到地基以外,如果发现不及时,堤坝必溃无疑。
延绵不断的堤坝上,到底出现了多少管涌?
“党员跟我上!”夏士龙说完,一个猛子扎进了深不见底的郎川河中。在河水中,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水的流速和管涌的吸附力,赤手在河岸一遍遍一寸寸摸寻,管涌的数量才能做到不漏一处。由于水温低、水压高、水流快,夏士龙很快感觉到体力不支。
“我下去!”党员徐运麻利脱下鞋,也立即投入到摸底管涌的工作中去……一个、两个、三个,在场的党员都跟着跳入到奔腾的郎川河中。
就这样,党员突击队员们用了一夜时间,徒手摸寻,9个管涌的底数终被摸清。而这,为接下来的救援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1日一大早,事故发生点就集结了60位村干部、民兵和村民。堵管涌,保大堤工作紧急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彻底克服管涌的关键,是要制止涌水带沙,杜绝继续冲刷扩大涌口。记者看到,他们有的就近搬运泥土,有的将泥土不断装入编织袋,有的扛着百来斤重的沙包、石子将漏洞堵严。已经3天没合眼的党员朱明声音嘶哑地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迎接下一轮天气挑战,村里还调来了一台挖掘机,准备用机械打桩继续固堤。
驻村工作队:转移群众刻不容缓
21日晚,暴雨夹杂着狂风,让毕桥镇碧溪河的河水一浪高过一浪地拍打着河岸。
看着渐渐过膝的河水,该镇大义社区村干部的眉头越皱越紧。“村里还有一位80多岁的五保老人一个人在家!”驻村干部王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转移刻不容缓!”
“老人家,不要急,跟我们走!”来到80岁老人朱宝龙的家里,老人有些紧张,面对村干部们开始有些抵触情绪。“我们是党员,是驻村干部,我们是来帮助你转移的。”在王晟耐心劝说下,老人终于愿意和大家一起走。随后,王晟将老人背在背上,边上的村干部给老人打着伞,披上了雨披。
整整两天,毕桥镇靠碧溪河附近的50多户村民全部转移。“当时,有些村民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意转移。”该社区党员李仲翠说,但是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就是扛也要扛走。她还介绍,转移过后的半天内,漫过的河水就从大腿涨到腰部,当时那些不愿转移的群众了解情况后,还特意发短信道歉,并表示感谢。
转移仍在继续……
该镇灯塔村,71岁的老党员章正银,19日至今,时刻关注着水情、雨情变化。看到水位直逼警戒水位时,他立刻向村两委报告情况。并逐户将该村民组未外出的村民进行清点、劝说,最终村里共有17个人在他的带领下率先转移到安全区域。
在姚村乡还有感人的一幕。20日,该乡村民奚邦禄的家依山临河,河水涨势一时间已经淹没房屋一半。救援小分队立刻找来绳索,将绳索绑在远处的毛竹上,队员们趟着齐腰深的水,破门而入,最终带着奚邦禄安全离开。
安置保障队:妥善周到传递温暖
转移的群众中,除了部分投靠亲友等人员外,绝大多数解决转移的受灾群众,都集体安置在县、乡政府设置的安置点上。
21日下午,在该县十字铺镇一处安置点,记者看到义工们在现场维持秩序,党员志愿者们也在有序分发面包、盒饭、热水。而这里聚集最多的,是该镇洋成小学的学生们。原来20日的暴雨,将洋成小学变成一片汪洋。271名小学生在多方的护航下,被转移到十字茶场中学安置点。虽然临时安置区条件简陋,但群众均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其中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虽然是第一次没有回家,但和叔叔阿姨们在一起,自己一点也不害怕。22日上午,十字镇还组织了防疫小分队重回洋成学校,对受淹的食堂、教室、宿舍等地喷洒消毒药物。
采访中,受灾群众说得最多的话是,家被冲毁可以重建,路被损毁可以重修,在最艰难的时候,只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救援和关怀,就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灾救灾战役。
暴雨中,交警一直在坚守
6月20日上午,我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市区多处路面出现积水,部分车辆被淹。面对灾情,市交警二大队紧急启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全警出动,冒着暴雨疏导交通、倾力帮助被困车辆和群众,上演了一幕幕交警抗涝抢险的感人画面。
三名交警抬起被困轿车
20日上午,水阳江大道铁路桥下面就开始出现严重积水。周边也是一片汪洋,一中队3名民警到这里指挥过往的车辆分流绕行。到了中午11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不听交警劝阻,冒险从路边的非机动车道通过时,右后侧车轮滑入水坑,车辆无法移动。看着逐渐升高的水位,三名交警冒着大雨一起将被困轿车抬起,推到了安全的地方。看到帮忙推车的交警浑身淋得透湿,司机显得很不好意思。
半个多小时后,贝林二小放学了。一名小女孩路过水阳江大道铁路桥的时候,准备涉水通过。交警见状连忙拦下了这位小女孩。原来这名小女孩住在附近的村庄,但是回家的路已经被打谁淹没,加上自己又不知道家长的电话,无法和家长取得联系。执勤交警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请市局指挥中心查询孩子的家人。几分钟之后,民警联系上了孩子的家长。
甘当路标护送市民过激流
受到当天强降雨的影响,敬亭山昭亭北路出现山体滑坡,急剧汇集的山水漫过路面,造成昭亭北路与海棠路交口积水严重,海棠路路面成河,水流湍急。为了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三中队三位民警带领下,冒着随时可能被水冲倒的危险,站在没过胶鞋的水中,给过往车辆当路标,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帮扶群众安全通过涉水路段。
当天上午10点50分左右,一名妇女骑着电动车从人行道冒险涉水到马路路面的过程中,被湍急的水流冲倒在地,倒地的后面几米处就是肉联厂路口,那里的水流更加凶猛。在一旁执勤的三中队民警,连忙跑了几步一把抓住水中惊慌失措的妇女,旁边的同事抄起了电动车,在附近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遇险妇女护送到安全地带。
记者当天11时许离开昭亭北路和海棠路交口现场的时候,三中队的三位民警还在冒雨执勤,其间他们多次搀扶着通过该路口的行人通过路口,将市民送到安全的地带。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